簡述薑維的相關故事內容?

2024-11-04 服裝品牌

薑維,字伯約,天水郡冀縣(今甘肅甘穀縣)人。

父薑炯,天水郡功曹,後死於戰場,薑維任參軍。公元228年,諸葛亮兵出祁山,奪取天水、南安、安定等郡,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,為倉曹掾,加奉義將軍。公元234年,諸葛亮病死五丈代。從文字上看,古代“羌”、“薑”字形相近,一音之轉。《後漢書.西羌傳》:“西羌之本,薑姓之別也。”可證,薑維是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“幹部”之一。薑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,立下了許多戰功。諸葛亮逝世後,他從容鎮定,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。費禕死後,他總攬軍權,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,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。直到劉禪投降,西蜀滅亡後,他還想利用鍾會複興蜀漢,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。另外,薑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“和夷”政策、改善民族關係、加強民族團結方麵,也作了許多努力,有一定貢獻。諸葛亮死後,薑維為涼州刺史。公元247年,汶山(今四川茂汶)變亂,薑維率兵前往平定。隨後又出兵隴西、南安、金城一帶,大戰魏將郭淮、夏侯霸於洮西。這兩次出兵,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“和夷”政策,安撫了少數民族,調整了民族關係,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。有人說,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,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,主要是因為薑維是少數民族將領,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。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,而且體現了“和夷”政策。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。魏國內亂,薑維乘機出兵伐魏。魏將王瓘領兵假降薑維,薑維將計就計,令他幫蜀軍押運糧草,暗中派人監視王瓘的行動。蜀軍捉了一名奸細,搜出了王瓘給鄧艾的書信,約定八月二十日把糧草押送到魏營,要鄧艾到雲山穀接應。薑維把八月二十日改為八月十五日,挑了一個精明的兵士扮成魏軍,把信送往魏營。鄧艾在八月十五日前去接應,被蜀軍殺得大敗,隻好下馬混入步兵中才得以逃脫。王瓘見事跡敗露,無法脫身,便燒毀了棧道和關隘。薑維怕漢中有危險,抄小路截殺王瓘,王瓘投黑龍江而死。薑維派人搶修棧道,又整頓軍糧兵器,第八次上表要求伐魏,劉禪同意。老將廖化勸薑維不要攻打魏國,薑維大怒,留廖化守漢中,自領大軍出征,命夏侯霸為先鋒。夏侯霸領兵到洮陽城下,見城門大開,心裏雖然疑惑。但是眾將一心隻想立功,便不顧一切向城裏衝去。才剛進城門,吊橋便忽然拉起,城上亂箭射來,把夏侯霸和五百軍士都射死了。薑維令張翼去攻祁山,被鄧艾料到,引兵將張翼截在後山廝殺,幸好薑維領兵殺到,前後夾擊,將鄧艾的寨子圍得鐵桶一般密不通風。鄧艾守了半月,見無法解圍,便找到黨均,讓他去成都賄賂宦官黃皓。黃皓見財眼開,便在劉禪麵前散布薑維要造反的謠言,後主大驚,便下詔召回了薑維。薑維撤兵回到成都,勸劉禪殺掉黃皓。後主不願意。秘書郎卻正勸薑維速去遝中屯田避禍,薑維便照他的話去做了。司馬昭得知薑維在遝中避禍,而劉禪昏庸無能,便令鄧艾、鍾會領兵伐蜀。鍾會卻大造兵船,訓練水軍。司馬昭一問之下方知鍾會要用聲東擊西之計,這時才明白鍾會的城府頗深,便對他有了戒心。薑維在遝中得知鍾會、鄧艾要領兵伐蜀,連夜報告劉禪,要調遝中的兵馬去拒敵。後主劉禪向黃皓問計,黃皓便向神婆問吉凶。神婆說再過不久魏國就要歸降蜀國了。後主便放心的在宮中吃喝玩樂,將抗敵之事置諸腦後。鍾會的兵馬隻消一戰就奪下了南鄭關,接著馬上引兵圍攻陽平關。守將蔣舒不敢出戰,傅僉引兵殺敵,被魏兵包圍,蔣舒獻關投降,傅僉最後自殺身亡。薑維見鄧艾大軍殺到,急忙傳令叫廖化領兵接應。薑維打退了魏將王頎、牽弘,又被鄧艾包圍,薑維死戰才得以脫身。薑維發往成都的告急文書都被宦官黃皓扣押了,所以劉禪對戰況毫無所知。薑維見援兵不來,便引兵假裝要攻雍州。魏將諸葛緒怕雍州失守,慌忙撤兵,薑維才過了陰平,直奔劍閣。薑維到了劍閣之後,決心死守。諸葛緒領兵來攻劍閣,被薑維殺得大敗而逃。鍾會令人將諸葛緒綁了,打算問斬。部下知道諸葛緒是鄧艾的人,都趕來勸阻鍾會令人將諸葛緒裝在囚車裏,送往洛陽請司馬昭發落。從此鄧艾與鍾會心結日深。鄧艾為了與鍾會搶功,決定從小路進攻成都。一路翻山越嶺,走的盡是無人之地。鄧艾從摩天嶺用繩子蕩下山去,其餘的將士看了,也都依樣畫葫蘆的下山。鄧艾在陰平山頂看見一大空寨,原來諸葛亮生前曾派兵駐守此地,後來劉禪卻將兵撤走了。鄧艾歎息地說:“如果不是劉禪昏庸,薑維疏忽大意,我軍如何能平安到達這裏?” 鄧艾兵貴神速,接連攻下了江油、涪城,直取綿竹。劉禪得知魏軍已到了綿竹,哭求孔明之子諸葛瞻領兵退敵。諸葛瞻父子領兵七萬前往綿竹迎戰鄧艾。諸葛瞻父子幾次打敗鄧忠、師纂。鄧艾用計包圍了諸葛瞻,諸葛瞻引兵左衝右突,殺死了數百名魏兵,魏兵一齊放箭,諸葛瞻中箭落馬,自刎報國。兒子諸葛尚也戰死陣中,魏軍便破了綿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