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歌鑒賞中,如何鑒賞煉字?
一、詩歌鑒賞中,如何鑒賞煉字?
鑒賞詩歌的語言—— 賞析煉字
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練的,往往一句一詞甚至一字就能生動的描摹出事物特征,深刻的反映思想內容。這種題型要求賞析時聯係全詩的主旨,從遣詞、造句、修辭等不同方麵進行仔細揣摩、推敲來理解作者煉字技巧的精妙。詩歌“煉”字,主要是考查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和疊音詞的煉字效果。
二、漁火 鑒賞
夜晚的江色是魚船的燈火在時影時現,象天上的星星眨眼。
三、豫園鑒賞?
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,始建於明代,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餘年曆史。
園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從1559年(明嘉靖己未年)起,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麵的幾畦菜田上建造園林。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,建成了豫園。“豫”有“平安”、“安泰”之意,取名“豫園”,有“豫悅老親”的意思。
豫園當時占地七十餘畝,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,並親自參與施工。古人稱讚豫園“奇秀甲於東南”,“東南名園冠”。
四、活著鑒賞?
《活著》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,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,隨著內戰、三反五反,大躍進,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,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,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,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。
五、鑒賞李清照?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—約1155年),號易安居士,漢族,齊州濟南(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)人。宋代女詞人,婉約詞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稱。
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,早期生活優裕,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,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。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據中原時,流寓南方,境遇孤苦。所作詞,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,後期多悲歎身世,情調感傷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徑,語言清麗。論詞強調協律,崇尚典雅,提出詞“別是一家”之說,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。能詩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時詠史,情辭慷慨,與其詞風不同。
六、雕塑鑒賞?
大衛雕像,像高2.5米,連基座高5.5米,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-1504年,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。
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。不僅如此,大衛是文藝複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。
它對人體的讚美,表麵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“複興”,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,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。
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,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,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征。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,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。
七、戲曲鑒賞和戲劇鑒賞的區別?
主要區別是劇種和範圍的不同。
戲曲鑒賞包括:京劇、評劇、越劇、河北梆子等
鑒賞的主要內容包括唱詞、唱腔、武打、曲牌…
戲劇鑒賞包括:話劇、舞劇、歌劇、芭蕾舞等
鑒賞的主要內容有:舞蹈、舞美、樂隊、指揮…
八、音樂鑒賞和影視鑒賞的區別?
一個是對音樂進行分析評論,一個是對電視電影進行分析評論。
九、背影鑒賞?
《背影》是現代作家朱自清(1898-1948)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。
這篇散文通過一條與眾不同的途徑,反映了一種在舊道德觀念的冰水退潮時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——特別是父子關係中最真誠、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。在這種覺醒麵前,人們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來占有並表露自己的感情。這也是文章中蘊藏的革命性的曆史內容及思想意義。它的出版不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,也使人們競相模仿他情真意切、平和衝淡的散文風格。
十、芝蘭鑒賞
“芝蘭生於深林,不以無人而不芳”語出《孔子家語在厄》。
原句是:“芝蘭生於深林,不以無人而不”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為窮困而改解。意思是:芝蘭生長在幽深的林間,不會因為沒有人來欣賞就不散發芳香;有德行的人修養道義建樹美德,不會因為窮困潦倒而改變節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