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秀寒蘭秋冬養護?
秋冬養護重點分別是:
1、光照 。寒蘭原生長在常綠闊葉林或雜交林中,見不到或很少見到直射陽光,所以它是國蘭中典型的喜陰蘭種。但不同寒蘭品種對光照的時數與強度又有不同的要求。冬寒蘭在夏末或秋季進入花芽分化期,宜在上午9時前見些陽光;在日照漸短,氣溫低的冬季開花,又要避開陽光。寒蘭喜朝陽和散射光的照射,特別在冬季、早春及陰天,應盡量使用自然光照。在日照長、光質強的夏秋季節,其遮蔭度要求達到80%~90%,邊藝、縞藝、圖斑藝等藝草,遮蔭度要求達到90%~95%,否則易退藝。
2、溫度 。寒蘭的細胞壁和角質層薄,因此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氣候,既怕炎熱又怕寒冷,對低溫特別敏感。在春分之前、秋分過後,如遇氣溫急劇下降,又刮起寒風,應十分注意做好防寒工作,否則易造成蘭株黃葉死苗。寒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8℃`28℃,夏天超過30℃,冬天平均溫度低於10℃,則生長緩慢或進入休眠期。氣溫高於35℃,蘭株將出現葉片枯焦或卷曲;低於5℃有可能遭受凍害,輕者葉片出現絳紅色斑塊,重者葉片凍死甚至全株死亡。進入冬季,有條件地應將蘭株特別是珍稀品種,移於室內養護;必須在室外越冬的,需搭建臨時溫棚或覆蓋雙層塑料薄膜,以免造成冷害和凍害。夏秋要避免烈日暴曬,避免灼傷蘭葉,影響觀賞。
3、濕度 。通常說的濕度是包括植料濕度和空氣濕度兩個方麵。由於寒蘭生長在海拔較高的雲霧山間,遮蔭度大,通風較差,土壤滋潤的生態環境中,養成了喜空氣濕潤、盆土稍幹的生長特性。因此,栽培寒蘭必須注意空氣濕度的調控。總的要求是生長期高,休眠期低;白天高,夜間低;高溫高,低溫低;晴天高,陰天低。按照這一要求,春季棚內濕度宜保持50%~60%;夏秋生長期保持80%~90%;冬季休眠期保持30%~40%。方法可向葉麵噴霧,向地麵灑水,門窗掛濕布簾,有條件地使用自動噴霧加濕器。
4、水分 。寒蘭的根少而細長,利於向土層深厚伸展,所以較耐幹旱;同時又具有蘭葉及鱗莖喜濕潤的特點。因此盆內澆水要掌握“見幹見濕,不幹不澆,澆則澆透”,地麵要多噴霧的原則。與春蘭相比,澆水次數應少一些,噴霧的次數又要多一些。掌握植料水分幹濕程度,可采取雙手拍擊盆壁,以聲音判斷的方法進行檢測,聲音清脆表明植料已幹,聲音沉悶證明植料尚濕。也可扒開表麵植料察看,向下2厘米左右幹燥,即需澆水。日常澆水的次數與水量,還應考慮季節、天氣、盆盎、植料、長勢、生長不同時段等因素而定。從季節講,夏秋宜勤澆、多澆;冬春的間隔時間要相對長一點,少澆一點;冬末春初一定要控製澆水,盆土以偏幹為好。以植料而論,粗植料要勤澆,細植料宜少澆。澆水時間夏秋宜在清晨、傍晚,冬季至早春須在中午前後。水溫宜與土溫相近。
5、肥料 。寒蘭同其他蘭種一樣,施肥的原則是薄肥勤施。栽培植料如使用的是原生地腐殖土,因其比較肥沃1年內無需施肥。外購植料可根據內含養分缺啥補啥。自采自配的植料酌情施用。肥料種類除必需的氮、磷、鉀三元素外,還需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。農村可酌量施用農家肥,但以量少、稀薄為原則。如施液肥需兌10倍~20倍的清水。使用化肥以蘭花生長階段所需養分為前提,方法可以在盆邊點施,可以稀釋葉麵噴施。微肥多使用蘭菌王、花寶5號和磷酸二氫鉀之類,按產品說明配製。由於寒蘭根細勢弱,施肥形式應盡量多施葉麵肥,少施根肥。施肥溫度,氣溫在20℃左右才可施用;低於15℃,高於30℃不宜施肥。
6、病蟲 。寒蘭的病害較多,其主要有炭疽病、白絹病、黑腐病、根腐病、軟腐病。防治的原則應以預防為主,藥物防治為輔。自春分至霜降期間,每月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1次,可有較好預防效果。蟲害主要是介殼蟲,繁殖塊,數量多,危害嚴重,必須采取有效措施,堅決、幹淨、徹底消滅之。量少可用人工滅殺,量大的在其孵化期用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,或40%速撲殺乳油1000倍液噴灑。 。寒蘭的根少而細長,利於向土層深厚伸展,所以較耐幹旱;同時又具有蘭葉及鱗莖喜濕潤的特點。因此盆內澆水要掌握“見幹見濕,不幹不澆,澆則澆透”,地麵要多噴霧的原則。與春蘭相比,澆水次數應少一些,噴霧的次數又要多一些。掌握植料水分幹濕程度,可采取雙手拍擊盆壁,以聲音判斷的方法進行檢測,聲音清脆表明植料已幹,聲音沉悶證明植料尚濕。也可扒開表麵植料察看,向下2厘米左右幹燥,即需澆水。日常澆水的次數與水量,還應考慮季節、天氣、盆盎、植料、長勢、生長不同時段等因素而定。
綜合上述因素,紫秀寒蘭秋冬養護分享到此,希望能幫到大家。